「お盆」(廣東話音讀:哦幫)其實意指「盂蘭盆會」,即係大家久唔久會喺香港啲球場度見到嘅「盂蘭勝會」,其起源被認為同「目連傳說」有關。
相傳佛祖有個叫目連嘅弟子,有一日佢利用神通力,見到自己死咗嘅媽媽喺餓鬼道受苦,於是走去問佛祖可以點做先救到媽媽。
「中狀元救老母,時間啱啱好。」
……佛祖並唔係梁朝偉,當然無咁講。佛祖俾出嘅建議係:「於七月十五日,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,供養所有比丘(即僧人)。如是者,目連媽媽就可以沾到功德,得到救濟。」咁話晒都係佛祖親自提出嘅idea,目連聽完就梗係爽手照做。搞掂之後,目連果然唔駛中狀元都救到老母,令目連媽媽成功脫離餓鬼道。
「目連傳說」當中提到嘅「七月十五」、「供養」、「死後世界」等等,及後都成為咗「お盆」嘅重要元素。
喺日本,最早於飛鳥時代已經有「お盆」嘅相關記錄,但去到江戶時代「お盆」先變得普及。嚟到現代日本,「お盆」已經變成拜祭祖先嘅傳統節日,係僅次於新年嘅重要日子。
「お盆」本身係農曆七月十五,但明治維新之後政府改用西曆,除咗沖縄・奄美地區之外,大部份地區嘅「お盆」都隨之跟返西曆。官方所定嘅「お盆」公眾假期係八月十三至十六日,連同星期日等公眾假期,有機會放大約一個禮拜假,大家一般會趁機返鄉下探親同拜山。
傳統上,日本人除咗會喺「お盆」期間拜山,仲會喺「お盆」開始同埋結束嗰日(即十三日同埋十六日)都會於門口用器皿點火,用以迎接及送走祖先嘅靈魂,有啲地區甚至會有地方政府或團體搞比較大型嘅點火大會。
「お盆」期間大家亦會將屋企嘅佛堂打掃乾淨,同埋準備一個叫「精靈棚」嘅小棚架,用嚟放置各類祭品。而「精靈棚」上,最吸引眼球嘅相信係名為「精靈馬」及「精靈牛」嘅擺設。
上圖用青瓜加筷子造成嘅係「精靈馬」,用嚟俾祖先嘅靈魂快馬加鞭,騎返屋企。而用茄子加筷子造嘅係「精靈牛」,用嚟俾祖先慢慢地騎返淨土。By the way,お盆完咗後係唔可以食返啲青瓜同茄子,通常會埋喺地下或者用鹽清理過後用紙包好再揼咗佢。
另一個「お盆」期間嘅知名習俗係「盆踊」(「踊」即跳舞)。原本「盆踊」係「お盆」法事嘅其中一環,居民會以邊誦經邊跳舞嘅形式去迎接先祖亡靈。嚟到現代社會,「盆踊」嘅祭祀色彩大大減少,變成一種代表夏天嘅合家歡開心活動,唔少地方都有以「盆踊」為主題嘅表演同活動,好鬼熱鬧。
今屆奧運閉幕禮,官方都有準備跳 「盆踊」嘅環節,仲邀請埋選手一齊跳, 想話炒熱氣氛咁,當然成唔成功就見人見智啦……
講開又講,呢種宗教活動「去宗教化」嘅現象,都可以話係近代日本嘅特色,有機會我哋再詳細探討下。